低酒精饮料为何如此让年轻人上头?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去年年底,我们撰写了一篇题为《喜茶、可口可乐、百威纷纷青睐的“饮料与酒”融合趋势,2020年饮料市场是否将迎来升温?》的文章,对该年度酒精饮料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近期,我们注意到我国酒精饮品领域迎来新参与者。知名精酿啤酒品牌熊猫精酿,于上周正式推出了名为“轻尔”的低酒精气泡水新品,该产品以无糖、低热量为特色,酒精浓度为3.3%vol。
据调查,在2018年,全球低酒精和无酒精饮料的市场总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这一数字预计在2025年将攀升至300亿美元。在亚太地区,低酒精饮料的市场预计在2019年至2025年这一时间段内将实现超过8.5%的增长。
在消费群体构成中,年轻一代占据着主导地位。根据英敏特发布的统计信息,2018年,有高达42%的18至24岁年龄段消费者倾向于饮用低度酒或无酒精饮品。
在低酒精饮品升温现象的背后,我们期望深入剖析以下几个议题,并借此提出几点冷静的思考。
低酒精饮料为什么能够让年轻人“上头”?
低酒精饮料市场中,国内外品牌都有哪些动向?
它能成为传统酒企俘获年轻人的利器,从而带动新增长吗?
它在中国市场前景如何?适合入局吗?
为什么酒精度变低了,
人们还对低酒精饮料很“上头”?
首先需明确,低度酒饮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为年轻一代,这一特点与白酒的消费群体存在显著差异。据1919联合胡润发布的《2019年中国酒类消费行为白皮书》指出,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70后、80后男性。
观察年轻人的画像,我们归纳出四个促使他们偏好低酒精饮料的要素。
一是低酒精饮料的消费门槛低。
低酒精饮品的主要特征是其酒精含量较低。依据我国的国家标准,那些酒精含量在0.5%vol以下的产品,比如喜力和三得利的无醇啤酒,都可以被称作无酒精饮品。在4月24日的FBIF低酒精饮品专题网络讲座上,熊猫精酿的创始人潘丁浩提到,业界普遍认为,酒精含量介于0.5%至7%vol之间的饮品,通常被归类为低酒精饮品或低酒精度饮品。
酒精浓度下降后,适宜饮用的人群范围变得更广。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低度酒精饮品成为了酒精饮用的初级选择。尤其是年轻女性以及那些尚未养成饮酒习惯的年轻人,他们选择低度酒精饮品不仅不易醉倒,还能体验到酒精带来的愉悦。
另一方面,低度酒饮品的价格通常低于白酒、葡萄酒等高度酒,仅需一杯奶茶的费用,便能体验到微醺的感觉,试饮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低度酒在风味上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迎合了年轻人追求新奇口感的喜好。众所周知,白酒主要分为浓香、酱香等多种香型,而葡萄酒则涵盖了干红、半干以及甜型等多种口味,相比之下,其种类并不算繁多。
低酒精饮品,诸如低度果酒、低酒精气泡水,在口味上呈现出多样的特点。其中,水果风味尤为普遍,这也是众多年轻人偏爱这类饮品的一个关键因素。与白酒的辛辣刺激相比,这些低酒精水果风味饮品不仅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其甜味还能有效调和酒的苦味,使得这类饮品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
第三类是低度数的饮品,例如在海外颇受欢迎的低度数气泡饮品(如硬苏打),它具备低糖或无糖、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或无碳水化合物的特性。白酒是用谷物酿造而成,啤酒则是通过麦芽发酵产生,这两种酒的热量都相对较高。对于注重健康,特别是身材管理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营养成分较为健康的低酒精饮品。
第四点,消费场合更为丰富。低度数的酒饮因其酒精含量低、价格亲民以及多样的口味,使得年轻人饮酒的场合大大增加。不仅限于传统的酒席,低度酒也常出现在午后茶歇、睡前小酌以及轻松社交等不同情境中。以低度数气泡酒为例,人们几乎可以像饮用普通气泡饮料那样,随时随地享用(当然,不包括驾驶时)。
消费场景的增多使得低酒精饮料的消费次数相应增加,因此想要避免喝得醉醺醺变得相当困难。
3位数增长的低酒精饮料,
如何成功地引起酒界和饮料界的争夺?
那么让年轻人上头的低酒精饮料,具体包含哪些品类呢?
根据定义,那些酒精度介于0.5%至7%vol之间的饮品,可以被视为低度酒或低酒精饮品。尽管啤酒符合这一标准,但由于其独特的类别属性,通常并不将其归类为低酒精饮品。
通常所说的低酒精饮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低酒精气泡饮品,又称为Hard饮料;预调鸡尾酒;低度数的果酒,这些果酒可以是直接发酵的原果酒,也可以是调配而成的酒,例如在海外流行的苹果酒,亦称作西打酒;酒精含量较高的茶饮料,包括硬茶和康普茶;以及酒精含量较高的咖啡饮品。
尼尔森2019年的全球数据显示,鸡尾酒、低酒精气泡饮料以及硬质康普茶等细分市场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具体来看,以麦芽为基底的鸡尾酒销售量同比增长了574%,硬质康普茶增长了247.3%,而低酒精气泡饮料的增长率也达到了193%。
近年来,那些酒精含量较低的饮品,其销量呈现三位数的增长,成功吸引了酒类和饮料行业的热切关注与竞争。
观察酒行业的动态,全球啤酒巨头百威早已展开行动,不断拓展低酒精气泡水市场。2015年,百威英博收购了一家含酒精苏打水品牌,并将其更名为Bon&Viv。进入去年8月,该集团旗下的淡啤品牌推出了含酒精苏打水产品,每罐酒精度达到6%。紧接着,去年11月,百威英博在英国市场推出了“Mike’s Hard”酒精气泡水。
今年一月份,百威公司推出了全新的低酒精气泡水系列,名为Bud。该系列每罐容量为12FL.OZ,酒精含量仅为5%vol,每罐含有100卡路里的热量,糖分低于1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克。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黑樱桃、柠檬青柠、草莓和芒果四种口味的Bud气泡水。
美国另一家啤酒行业的巨头摩森康胜,在去年的九月,其旗下的某个品牌与咖啡烘焙及零售企业La展开了合作,共同在美国的部分区域推出了名为Hard Cold Brew的饮品。这款含有酒精的冷萃咖啡每罐含有50毫克的咖啡因,酒精度达到4.2%。
今年三月,摩森康胜公司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硬苏打饮料品牌,该品牌以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C为特色。同时,公司还宣布,将在七月推出另一个新的硬苏打饮料品牌。
在中国市场,熊猫精酿推出的轻尔饮品被誉为国内首发的硬苏打饮料。熊猫精酿的创始人潘丁浩透露,这款饮品以年轻人偏爱的白桃口味为主打,巧妙地将气泡水与伏特加融合,每罐的酒精度为3.3%vol。它不含蔗糖,甜味主要依靠赤藓糖醇提供,且未添加任何防腐剂和人工色素,每罐的热量仅为62大卡。凭借其无糖、低卡路里以及低酒精含量等特点,轻尔品牌期望消费者能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
在4月24日的FBIF低酒精饮料主题直播课程中,潘丁浩对硬苏打这一类别进行了深入讲解。潘总指出,鉴于美国法规禁止使用食用酒精来制作硬苏打,因此只能采用发酵工艺,美国的硬苏打饮品主要是通过蔗糖发酵而成的。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体系中,尚无对硬苏打的确切定义。这种酒通常通过添加伏特加来达到降低酒精含量的目的,与采用蔗糖发酵相比,其酒体的稳定性与纯净度均有所提升。
而在饮料行业中,也有不少企业瞄上了低酒精饮料。
去年,王老吉推出了刺柠吉气泡酒,其酒精度为1.1%vol,但如今市面上已难觅其踪。同年11月,汉口二厂推出了名为“平行宇宙”的新品牌,该品牌主打低度风味配制酒,特别针对女性消费者,酒精度介于3%至9%之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