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酒馆卖壮阳中药调酒,究竟是养生之举还是智商税?
酒馆里的药酒
中药奶茶和中药咖啡等饮品的热销之后,中药的潮流亦吹拂至了酒吧。3月11日夜晚,在成都市的成华区,有一家酒吧内,店主小柳站在吧台,手中轻轻摇晃着调酒杯。在他背后,不仅陈列着龙舌兰、金酒、伏特加等酒类,还有当归、黄芪、人参等中药材浸泡而成的药酒。
老板提及,店内设有十六种以中药药酒为基底的独特鸡尾酒。这些鸡尾酒在菜单上特别标注了“增强肾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安神助眠”等功效。有网友认为,这样的设计既娱乐又养生。然而,也有不少网友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不过是利用中药概念来征收所谓的“智商税”。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叶莹指出,在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适量饮用符合个人体质的中药饮品尚可接受,然而并不提倡将此作为养生的主要方式。
对此,律师指出,若酒馆的菜单上标明“增强肾脏功能、提升男性活力”等效果,若使用《食药同源》目录以外的中药材,则可能触犯法律。
01
“中药酒吧”走红
老板:找老中医开方子配酒
3月11日傍晚七点钟,成都的夜幕尚未完全降临,小柳踏入自家的酒馆,着手进行营业前的各项准备。这家坐落在于成华区的中式调酒馆,开业至今已有三个月,凭借着“中药调酒”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光顾。店内酒水选择独树一帜,不仅包括固本培元、强肾壮阳、生津润肺等传统功效,还涵盖了滋补气血、活血化瘀、瘦身排毒、美容养颜、安神助眠等多重养生效果,共计16款,以8种主题形式推出,成为店家的主打产品。
酒馆内张贴的标签
小柳提及,这16种酒款均以8种功效各异的中药药酒作为基础,其中每种药酒类型均提供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不同产品。这8种药酒配方是在开店之前,特别邀请了一位四川籍资深中医所开,随后我们便前往中医药馆挑选药材,并使用粮食酒浸泡超过三个月的时间精心酿制而成。每个配方中包含10至15种中药材,而菜单上所展示的则是该配方中最为关键的两种药材。当时也咨询了中医,药酒和别的酒混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认为饮酒并不仅仅是娱乐或休闲的手段,更可以演变成一种养生之道。对于这一话题,小柳认为,其中一半是噱头,另一半则是真实存在。他自幼体弱多病,长期服用中药,因此渴望将养生元素融入酒中。在他看来,夜晚相聚饮酒未必会损害健康,反而可能成为一种养生的方式。
店内销售最旺的当属增强肾气与阳气的保健品以及补益气血的产品。其中,含药酒比例较高的那一款,其口感较为浓郁。通常光顾本店的顾客,更倾向于挑选低度数的饮品,因其味道更为适宜。小柳透露,目前店内前来尝试的年轻顾客占多数,高峰时期,一天的销量可达到大约60杯。
[]
02
猎奇和质疑并存
消费者:养生和喝酒能兼得?
陈先生曾在此店消费,他向记者透露,自己点了一款被誉为“生津润肺”的高浓度酒。查看菜单,这款酒被标注为含有“麦冬、罗汉果、沙参、威士忌、话梅”等成分。
他表示,在网络上看到这家店铺后,觉得“中药与酒结合”的搭配颇为独特,便邀请了几位好友一同前来体验一番“新奇”。其中,与他会面的邓女士挑选了一款“滋养气血”的度数较低的酒品,她评价说,这款酒尝起来像红枣冰沙,只是在品尝的最后才能略微感受到一丝药香。
酒馆菜单
温先生这位顾客被这家店铺宣称具有“强肾壮阳”功效的酒所吸引。他提到:“养生、中医以及酒吧,这三个词汇在人们心中原本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带着一份好奇和疑问,决定亲自来品尝一番。”
有网友提出质疑,酒精本身对健康不利,那么以传统中药为卖点进行推广,这难道不是在征收所谓的智商税吗?
对此,店主小柳这样回答:“我们售卖的酒并不能治愈疾病,它仅仅有助于养生保健。而且,由于酒中成分含量较低,短时间内饮用几次是不会有显著效果的。”在此之前,他曾邀请中医专家前来为顾客把脉诊断,并为每杯售出的酒随机附赠一份中药样品,“中医在店内所提供的并非真正的药方,而是通过把脉向顾客推荐适合他们的酒款。同时,这也是我们传播中医文化的一种方式。”
03
中医提醒
根据自身情况尝鲜,不要以此“养生”
在中药主题调酒之外,先前已有以药材熬制的汤底为基础,与轻乳茶、果茶混合而成的中药奶茶受到关注,而融入红枣、陈皮等中药材的中药咖啡也颇受欢迎。同时,药膳月饼、中药汤圆等将中药与食物结合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使得“中药风”在餐饮领域刮起了一股新的“养生”热潮。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叶莹对于这种“中药配万物”的跨界现象既感到高兴,又有所忧虑。
叶莹指出,中医奶茶、中医咖啡等饮品的兴起,反映出有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接纳中医药文化,这让她感到颇为欣慰。然而,她的忧虑也不少,她强调,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中药制剂,都必须坚守辨证论治这一根本原则,而对于“一人一方”的中药饮品,绝不能一概而论。
顾客点的酒
叶莹回忆说,她曾经推广过一款中药茶饮,它特别适合那些经常熬夜的人群饮用,成分包括枸杞和人参等中药材。然而,她强调并非所有熬夜者都适宜服用这些补品,尤其是那些体内有湿热或者正患外感的人,其实并不适宜食用人参、枸杞等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
叶莹指出,酒馆所售“强肾壮阳”酒中的海狗鞭与鹿茸确实有壮阳之效,然而并非所有男性都存在阳虚问题。若男性体内阳热过盛或阴阳两虚,单用壮阳药酒显然不适宜,也不对症。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导致“虚不受补”,还可能对男性体质造成伤害。
将药酒融入鸡尾酒中,是否具备养生效果?宁波市中医院中医科的主治医师罗医生指出,若不考量用药剂量,难以确切评估其作用。“在鸡尾酒中加入药酒,药酒所占的比重,以及药酒中中药成分的比例,这些因素都会对其效果产生影响。”
罗医生指出,不论调酒是否具备保健作用,饮酒都需注意适度。再者,他建议根据个人状况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养生。
04
律师:酒馆菜单标注“强肾壮阳”、
使用《食药同源》目录外的中药或涉违法
餐饮行业迎来了“中药风”,然而并非所有中药都能与食材相融合。《食品安全法》明确指出,食品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不得混入药品成分,但允许加入那些既属于食品又具备药用价值的“食药物质”。至2024年末,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相继发布通告,公布了包含4批共计106种食药物质的详细名单。然而,“强肾壮阳”酒所含的鹿茸,并未收录于《食药同源》的名单之中。
北京恒都(成都)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税浴洋指出,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不得生产、销售以非食品原料制作的食品,亦不得添加除食品添加剂之外的化学成分或其他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于食品中。《食药同源》目录之外的中药材,可能无法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若此类药材被用于鸡尾酒的调制,且缺乏合法的食用证明,酒馆此举可能触犯《食品安全法》,从而遭受行政或刑事的惩处。此外,药酒作为配制酒或保健食品的一种,必须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保健食品注册批件》。若酒馆未获得必要的许可,私自在市场上销售自制酒水,则其行为违背了《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将有可能遭受行政处罚或刑事制裁。
此外,《广告法》第十七条明确指出:除了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的广告之外,其他类型的广告均不得提及疾病治疗的效果,同时也不得采用医疗术语,或者使用可能误导消费者将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混淆的语言。例如,那些关于壮阳、补肾等功效的宣传,就违反了上述禁止非药品宣传疾病治疗功能的条款。
律师提醒,经营酒类销售的店铺必须拥有营业执照,同时还要具备包含散装食品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店铺不得销售自制酒水,需在经营范围内进行,且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此外,产品标签标识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以及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向消费者强调,养生应当遵循科学原则,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谨慎而恰当地选择药酒,切不可随意饮用。
成都某酒馆售卖含有“壮阳”功效的中药调制酒,这究竟是养生之道,还是对消费者智商的额外征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