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酒走俏引关注!究竟是养生良方还是智商税?

日期: 2025-08-18 03:02:43|浏览: 11|编号: 15649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药调酒走俏引关注!究竟是养生良方还是智商税?

成都一酒馆推出创意鸡尾酒标注“强肾壮阳”等功效引质疑

中药奶茶和中药咖啡等商品广受欢迎之后,中药的热潮如今也传到了酒馆之中。3月11日晚上,在成都市成华区的一家酒馆内,老板小柳站在吧台边,正在制作“特色混合饮品”。在他身后,除了龙舌兰、金酒、伏特加等酒类饮品之外,还摆放着用当归、黄芪、人参等药材泡制的药酒。

小柳表示,店内售卖着16种创意鸡尾酒,这些酒都是以中药药酒作为基酒的,记者注意到,酒单上明确标明了这些酒的多种功效,包括能够增强肾脏功能、提升阳气、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改善睡眠质量,有网友指出,这种经营方式将娱乐和健康养生结合在了一起,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质疑,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利用中药的名义来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叶莹谈到,个人少量饮用中药饮品无妨,但并不提倡用它来“保健”。律师指出,酒馆若采用《食药同源》目录之外的中药材,或许会触犯法规。

体验者多为年轻人

老板:找老中医开方子配酒

小柳的酒馆已经营业三个月了,凭借“中药调酒”的特色吸引了众多客人。店里的酒单与普通酒馆差异明显,主推的16款“养生酒”分为8个类别。这些酒分别具有“固本培元、强肾壮阳、生津润肺、滋补气血、活血化瘀、瘦身排毒、美容养颜、安神助眠”等功效。

小柳表示,这16种酒是用8种含有不同功效的中药材酒作为基础酿造的,每种类型都有高度和低度两种产品版本。这8种药材酒是在店铺开业前,特意请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提供配方,随后他们再到中药铺购买药材,采用粮食酒浸泡至少三个月时间制成。每个配方包含十到十五种中药材,酒单上标示的是方子里最关键的两种药材成分。

我认为饮酒不应仅限于娱乐或打发时间,更可以演变成为一种促进健康的风俗。针对这个观点,小柳承认其中包含部分夸张成分,也确实有几分实在,毕竟她自幼体弱多病常服中药,因此渴望把调养身心的理念融入酒中。

我们铺子里,能增强肾脏功能和提升男性功能的酒,以及能补充身体元气跟血液的酒,是最受欢迎的。酒精度数高的那个品种,里面配置的中药成分更丰富,味道也会更浓烈些。通常到店的顾客,大多会挑选低度数的,主要是觉得那个口感更宜人。小柳说明,现在来店里感受的年轻人特别多,一天当中,生意最好的时候能卖出大概六十份。

猎奇和质疑并存

消费者:养生和喝酒能兼得?

有位在店里购物的陈先生透露,他点过一款自称能“生津润肺”的高度酒,酒单上列出的配方包含“麦冬、罗汉果、沙参、话梅”。

陈先生表示,他在网络上看到这家店铺,认为“药材与酒融合”的售卖方式十分新奇,便邀请伙伴们一同前往探寻。同行中的邓女士挑选了一款“强健体魄”的淡酒,饮后形容其口感类似蜜枣冰沙,仅于尾韵处隐约察觉到药材的气息。

另有一位顾客温先生,是被那家店铺宣传能够“增强体质、提升精力”的饮品所吸引,他原本觉得“保健、传统医学和酒馆”这些概念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内心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因此决定前来体验一下。

对于这个情况,一些人表示不解,因为酒精本身就对健康不利,而那些以传统中草药为卖点的宣传手段,会不会只是变相的骗取钱财呢?

店家老板小柳表示,售卖的酒品没有治疗功效,仅能辅助调养身体。小柳补充,他曾经聘请中医为顾客诊脉,每售出一杯酒都会随机搭配一种药材样本。中医到店并非开具正式药方,而是通过把脉指导顾客选择更适宜的酒品。此举也是为了推广中医文化。

中药讲究一人一方

中医:使用不对症会伤身体

中药奶茶、咖啡以及中药汤圆等饮品点心相继问世,为餐饮界注入了全新的“养生”风尚,这种将传统药材融入日常食物的做法,使得“中药风”迅速流行开来。面对这种打破常规的跨界融合,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叶莹内心充满复杂情感,既有喜悦也有忧虑。

草本调饮、草本咖啡等饮品流行,表明大众对传统中医理念日益重视,这令她感到高兴。然而,她也表达了一些顾虑,认为草本药剂不论以何种形式供应,都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调配,不能泛泛而谈。

叶莹提到,她曾经点过一种针对经常晚睡人群的中药奶茶,里面含有枸杞、人参等药材成分。人参确实具有补充元气、滋养血液的作用,然而并非每个熬夜的人都是气虚和阴虚的情况,这种情况并非普遍存在。如果一个人正好是湿热体质,或者存在外感病症,其实并不适合食用人参。叶莹觉得,如果使用中药没有对症,可能会对人的体质造成不良影响。

中药药酒混入调制后的饮品是否具有健康作用?宁波市中医院中医科罗医生说明,不考虑分量就无法判断其效果,因为“鸡尾酒里掺入了药酒,药材和酒的比例不一样,都会改变它的作用。”

律师说法

超范围使用中药或受罚

中医药热潮涌向饮食行业,并非所有药材都适合融入食品。《食品安全法》明确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药品成分,但允许使用传统上既是食物又是药材的物质,这类物质被称为“食药物质”。到2024年岁末,国家已公布四个批次共包含106种食药物质的清单。然而,酒馆在推广的“增强元气”饮品里添加的鹿角,却未列入《食药同源》的收录范围。

北京恒都(成都)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税浴洋表示,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未列入《食药同源》目录的药材或许不能用于食品加工,倘若这些药材被用于调制鸡尾酒,那么酒馆的举动可能触犯法规,将承受行政处罚或刑事惩处。其次,药酒归类于配制酒或者保健食品,必须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保健食品注册批件》,酒馆倘若没有这些资质,也可能会遭受行政处罚甚至刑事惩处。

另外,《广告法》第十七条明确指出:除了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其他广告不允许宣传疾病治疗效果,也不得采用医疗术语,避免让推广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产生混淆。税浴洋指出,酒馆的相关宣传违反了这项规定。(记者 姚箬君)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