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致敬世界艾滋病日
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
十二月一日是国际防艾日。现阶段,我国携带艾滋病病原体者数量在全球排名第十四位,并且正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幅度急剧增长。抗击艾滋病的工作艰巨而漫长,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
一、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病?
人们常常对“艾”感到恐惧,却对艾滋病缺乏认识。艾滋病是艾滋病毒侵入人体后,逐步破坏免疫系统,最终使其丧失功能的疾病。不少人以为得了艾滋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其实艾滋病患者的生命长度是可以改善的。从医疗角度来看,艾滋病的发展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分别是急性阶段、潜伏阶段和发病阶段。从急性期开始,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后才会发病。
二、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与预防
艾滋病的感染途径
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途径。通常与艾滋病患者共餐不会感染,也不会经由空气飞沫传播,更不会通过公共泳池等日常用品传染。但需注意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行为。此外,近年有消息指出,纹身、纹眉、穿耳洞、修脚等服务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在非正规的美容场所等地方,医疗器械若非一次性使用,又或者没有接受严格规范的消毒处理,就有很大可能会经由血液传播病毒。
哪些人容易感染?
重点高危群体包括:男性同性恋者、吸食静脉药物者、与HIV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发生性行为者、性伴侣数量多者、性病感染者。近年来,我国新增艾滋病病例主要通过男性同性恋者之间通过肛门性交传播。
怎样预防?
首先,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性行为。
第二,不吸毒,不共用针具。
第三,要防止不必要地接触血液,诸如化妆、刺青、穿耳洞、修脚这类活动都可能接触血液,务必选择正规场所进行。
第四,不共用针头。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也不使用已污染的针头。
第五、不共用生活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物品。
第六、要留意意外伤害防范。皮肤出现破损时,若因此流血,须防止其与艾滋病病患的血液或体液发生直接接触。
第七、不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HIV风险较高的女性不应采用母乳喂养方式。采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感染HIV的可能性会提升12%到14%,所以不提倡HIV风险较高的女性进行母乳喂养。
三、治疗艾滋病的方法——鸡尾酒疗法
当前抗击艾滋病的主流手段是联合用药方案,该方案涉及多种抗病毒制剂的协同作用,通常包括三种或更多药物,通过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病毒产生耐药性的风险,显著抑制病毒的传播增殖,帮助受损的免疫系统逐步恢复功能,最终实现控制病情的发展。这种疗法能够使接受者的生命期增加五十年以上,不过必须持续接受医治,会降低接受者的生活品质,而且一旦停止治疗,接受者体内的病毒数量会立刻增加。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负责在我国提供免费抗病毒医疗服务。患者无需被限定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治疗。他们可以在居住地区,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相关事宜。办理好转诊手续之后,即可前往当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进行免费治疗。艾滋病采用抗病毒疗法时,必须遵循自主选择的规定,一旦启动医治,需时刻准备每天按时服药,并且要意识到这会持续整个生命期。
四、艾滋病可以完全治愈吗?
现在全球确认有两名病患借助骨髓移植成功根除了病毒,不过他们的整个康复路径中包含诸多不可预见的条件,因此现阶段无法普遍推广至医疗实践。综合来看,现阶段艾滋病尚无彻底根治的可能。
这种病毒为何难以从人体内根除呢?它属于逆转录病毒类别,一旦侵入机体细胞,其RNA遗传物质便会借助逆转录机制转变为DNA形式,这个DNA片段会随机嵌入被感染者染色体上并长期留存。此外,病毒还会采取隐蔽策略,将部分遗传物质藏匿起来,从而规避免疫系统的清除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当环境条件合适时,病毒会持续自我复制,制造出许多病毒颗粒,并扩散到细胞外部。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旨为“同心协力防控艾滋,共同肩负健康使命”,人类对抗艾滋的历程已经走过了39年,并且这场战斗尚未结束。不过,随着人们对HIV传染的认知不断加深以及科技水平的飞速进步,有理由相信将来能够找到根治艾滋病的有效途径。
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终将战胜艾滋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