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非可乐快乐水,对女性伤害竟翻倍,你或许天天喝

日期: 2025-09-13 03:02:52|浏览: 8|编号: 15711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警惕!这种非可乐快乐水,对女性伤害竟翻倍,你或许天天喝

然而,鸡尾酒真能使人不醉?它是否对女性更适宜?是否可以让人安心饮用?我们今天就逐个探讨。

鸡尾酒是什么?

其实,这些调味酒、便利店调酒,本质就是鸡尾酒。

鸡尾酒属于调制饮品,一般由一种或多种酒基与其他配料融合,这些配料包括果汁、糖浆、碳酸饮料、能量饮品等,通过调酒师的操作完成混合过程。

可以把它比作“酒类烹调”:主要成分好比中心食材(例如牛排或鱼)。辅助成分诸如香料饮品和水果液,相当于佐料(比如黑胡椒酱或柠檬黄油酱)。表层装饰则像是餐盘上的小菜和装饰品(比如香草或花饰)。借助“调酒”手法,将这些部分融洽地融合,生成一杯味道别致、形态雅致的饮品。

“不醉人”的鸡尾酒,真的好吗?

这些鸡尾酒宣称喝“不醉人”,真的好吗?

这些鸡尾酒,表面看去,在构思与宣传上,都打着亲女性的招牌,内里却设着巧妙的圈套。

圈套一:出众外表——将“饮酒”伪装成“高雅生活格调”,使人疏于防范

社交平台上,鸡尾酒常被称作“仙子饮品”“摄影利器”“仪式感十足”,例如,粉紫交错的“玫瑰特调”、宛如夏日黄昏那片彩霞的“日落飞行”、撒着金粉的“月光之酿”、点缀鲜花的“春季限定”——每一杯都似“掌中珍品”,都具备极高美感,令人心动不已。

这其实是一个圈套,标榜的“低度数”“水果香”“不易醉”,使女性产生“少量无妨”的错觉,很多女性又因为其外形吸引人、“拍照上镜”、不容易醉而降低防备。

圈套二:诱人滋味——借助甜味和水果气息“隐藏”酒精成分,使人不知不觉过量摄入

部分女性不喜爱饮酒,特别是高度酒类,例如白酒,主要由于它们的味道过于浓烈,口感辛辣,并不宜饮用。

为了取悦女性,鸡尾酒会掺入很多果汁、糖浆、椰奶之类,使得酒精气息变得不明显。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例如,一款名为“椰林飘香”的饮品包含 45ml 40%酒精度的朗姆酒,搭配 60ml 菠萝汁和 20ml 糖浆,风味近似于带酒精成分的奶昔;另一款称作“海风”的鸡尾酒,由 45ml 40%酒精度的伏特加,混合 60ml 西柚汁和 90ml 蔓越莓汁调制而成,品尝时仅能感受到水果的芬芳与甜润,几乎无法察觉酒精的存在,这种现象导致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饮用了过量。

鸡尾酒“不醉人”,危害不小

“喝不醉”的错觉,反而让你摄入更多酒精

甜的、酸的、带气的口感会模糊鸡尾酒中的酒精强度,让人在无意间短时间内喝下过量酒精,从而更易引发急性酒精中毒,表现为头脑昏沉、恶心想吐、失去意识等情况。

酒精的危害没有安全剂量

国际公共卫生机构认定酒精属于一类致癌因子,哪怕微量也会增加口腔癌、食道癌、乳腺癌以及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概率。最新科学观点指出哪怕只喝一点也不利于身体,也就是说,最为稳妥的饮酒尺度是零,也就是完全不喝酒才能对身心产生好处。

女性更容易醉酒

酒精一旦被人体吸收,肝脏便会开始运作,分泌出一种特殊的酶来处理酒精成分,这种酶能够将酒精转化成乙醛,乙醛并不会停留在体内,它会被另一种酶继续作用,变成乙酸,乙酸并不会就此结束它的旅程,它还会进一步分解,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整个酒精就被身体完全排出了。

由于生理构造的差异,女性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相对较低,因此酒精分解过程会更为迟缓,结果就是女性在饮酒后更容易出现醉意。

女性的死亡增长率高于男性

根据美国统计,2016至2021年期间,每年因酒精相关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稳步上升,增幅接近三成,具体从2016-2017年的137,927例增至2020-2021年的178,307例,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也相应提升,由每十万人口约38人增长至48人。那个时段,男性死于喝太多酒的人数增长了大概二成七,由每年九万四千三百六十二人上升至十一万九千六百零六人;女性因酒精过量死亡的人数提升了约三成五,从每年四万三千五百六十五人增至五万八千七百零一人。

男性因饮酒死亡案例远超女性,不过女性因酒精引发死亡情况增长速度却快于男性,提醒女性需提高警惕。

高糖高卡,鸡尾酒还会“养胖”你

为了中和酒精的刺激感,鸡尾酒里添加的糖分和椰浆,使其热量含量相当可观,与此同时,酒精会减慢身体分解脂肪的速度,还会刺激人的食欲,造成更多脂肪在体内积聚,这对女性维持体型也是不小的阻碍。

来源:小红书截图

比如,常见的鸡尾酒:

椰林风味浓郁,需要添加椰奶、菠萝汁和椰子糖浆,这样一杯饮品中的脂肪比例大约为 20%,含糖比例大约为 30%。

· 落日飞车:要加入橙汁、糖浆,含糖量都在 30% 左右。

如何看待鸡尾酒?

总而言之,鸡尾酒虽然外表吸引人、口感甜美,但它并非一种有益健康的饮品。若仅仅因为“看起来漂亮”“他人推荐”就忽视其潜在的健康危害,那么这样做就太划不来了。

建议大家在喝鸡尾酒等酒精饮品时注意:

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不要喝酒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尽量不要喝酒。

务必注意,孕妇、产妇以及儿童对酒精更为敏感,其不良影响显著增强,因此这类人群应完全避免饮酒。

适度喝,不要贪杯

倘若真的要尝试,务必小心谨慎,切勿把它当作普通饮品随意饮用,必须时刻告诫自己要控制分量。

要控制每日酒精摄取量,别超过15克,具体来说,比如喝啤酒(4度),最多能喝下125毫升;葡萄酒(12度),最多能喝下125毫升;白酒(38度),最多能喝下一两(50毫升);高度白酒(52度),最多能喝下30毫升。

喝酒之后,多喝水

饮酒之后要补充水分,因为酒精分解需要经由肾脏产生尿液,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加速酒精的分解过程。

不劝酒不拼酒

聚会时,朋友间常常情绪高涨,容易发生比酒量劝酒的情况,不过最好避免这种行为,每年都有不少人因此丧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