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被中药调酒养生说法忽悠了

日期: 2025-08-08 16:03:51|浏览: 12|编号: 15626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警惕!别被中药调酒养生说法忽悠了

黄齐超

中药奶茶和中药咖啡等饮品相继受到热捧,如今中药的潮流已蔓延至酒馆。3月11日晚,在成都成华区的一家酒馆中,老板小柳正站在吧台前,手摇酒杯精心调配着“创意鸡尾酒”。在他身后,除了常见的龙舌兰、金酒、伏特加等酒品,还陈列着用当归、黄芪、人参等中药材浸泡而成的药酒。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叶莹副教授指出,个人适量饮用中药饮品并无大碍,然而她并不提倡以此作为养生的主要方式。

现今,部分人以为在食物的加工、烹饪或调制阶段融入中药成分,便等同于实现了“食药同源”的理念,实则这是对“食药同源”概念的一种误读。实际上,“食药同源”的含义是指食物与中药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众多食物本身就是药材。简言之,我们日常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中药的功效。

探讨中药与酒的结合,若将中药直接且不加区分地混入酒中,这样的做法能否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显然不能。若要中药酒真正实现保健、养生和治疗的功能,则必须由中医师进行细致的调配。中药的功效依赖于准确的剂量,唯有适宜的剂量才能确保其作用的发挥。在调制白酒、茶饮、咖啡等饮品时,或是制作含有中药的面包、冰激凌等食品,人们常常忽视了对剂量的控制。脱离剂量来谈论药效,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更重要的是,那些从事中药调酒的人,必须对中药材的成分和药理有深入了解,掌握中医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熟悉中药与食品的合理搭配。然而,在现实情况中,许多酒馆的经营者可能连中医的行医资格都没有,更别提准确掌握药材和药量了。所谓的“中药调酒”能养生保健,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酒馆里那些随意搭配的“中药酒”,实质上除了增添娱乐色彩,更多的是商家用来吸引顾客的营销手段。鉴于个体体质各异,所需的中药调理和治疗也应因人而异。然而,在现实中,不少尝试药酒的消费者并未经过中医医生的详细诊断,他们盲目挑选,未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药酒,这样又怎能真正实现健康养生的目的呢?鉴于此,消费者在挑选药酒时应当格外小心,避免盲目跟风,以免被商家巧取豪夺所谓的“智商税”。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毛固堆镇黄楼学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